本文开篇提出问题:别人都有人做了,为什么不好好做自己?引出广告圈的营销怪圈现象——偏爱抄袭爆款。作者从三方面分析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,紧接着提出品牌日常三省,应该是每次营销前必须扪心自问的戒律,希望对你有所启发。
在广告圈有一个怪现象,哪个品牌的营销刷屏后,立马会掀起一阵跟风潮。
甚至每次跟客户开会,对方都会指名道姓我要XXX那样的,甚至一言不合就拍桌子:你们就不能参考XXX吗?而策划方案时,很多策划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,领导经常说简单写一下,拿这两个方案整合整合,或者更直接,参考这个、那个方案,改个名字就行了。
(资料图片)
案例屡抄屡败,客户为什么还想学习别人?方案屡抄屡败,领导到底哪来的自信?换言之,甲方为什么从来不想做自己?策划人为什么不能自己策划方案?
原因其实很简单,无非是眼太红、脑略瘫、心太乱。这里小僧就以甲方偏爱抄爆款为例剖析背后心态,策划人共勉。
从羡慕追热点,到羡慕10W+,再到羡慕直播带货10个亿,没有哪个品牌不希望自己站在镁光灯下,因此一下三个心态是他们的基本:
1. 眼太红:急功近利急功近利是很多品牌营销的基本心态,总希望自己能够在风口上飞起来,但自己甚至都不主动往风口挪一下屁股。
总是眼红别人,所以总想着抄作业。你会看到别人做火了啥,这些品牌也一定要跟进,哪怕别人已经翻车,自己也要在死亡的边缘试探下。
其结果如你所见,别人都玩出了自己品牌的新高度,而你却抄出了自己营销的新境界,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不知道你在干啥。
所以时至今日很多品牌还在羡慕别人总自带光圈,而有的品牌已经自己成为了光圈。
2. 脑略瘫:一叶障目羡慕别的品牌刷屏很正常,代理商没能让客户过把霸屏的隐也需要反思,但只看到别人的成功,而忽视成功背后的努力,只在乎别人能火,而不闻不问别人为火而做的付出,那就太痴心妄想了。
搞营销一定不能脑惰,被表像蒙蔽双眼。别人的霸屏不是你品牌开动“借鉴”的兴奋剂,而应该是鞭笞你品牌进步的戒尺。
学习一个人不是从他成功的时候学起,而是从他的过去学起,学习一个品牌也是如此。你学习别人骄傲放纵,但你不知道别人骄傲放纵前付出了多少勤勤恳恳的努力。看结果,究原因,才是不二之法。
3. 心太乱:雾里看花无论是急功近利还是一叶障目,表面上看是犯了“借鉴”的毛病,但究其根本来看是不明白自己品牌所致。没有思考过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品牌,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品牌应该对外展现什么样的形象,怎么和公众进行互动,该做什么样的营销动作。
心里乱糟糟,只想着增粉、刷屏、让领导看到,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做什么,只想着做点东西邀功。
在传播平权时代,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,因为你做的每件事都将成为品牌的一部分,经受全网人的围观、讨论、吃瓜,如果不能添砖加瓦,那也不要自掘墙角。
可见,品牌要想成为品牌,成为活跃在公众视线自带BGM的品牌,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,而做好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。
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,小僧以为,品牌也需要日常三省,策划也需要日常三省,决策人更需要日常三省,方能在营销中不至迷失自己,沦为又一个跟屁虫,成为又一个垃圾信息制造机。
1. 我是谁你真的知道你的品牌是谁吗?天天做品牌营销,有没有了解过品牌故事是什么?品牌精神是什么?品牌原型是怎样的?目标人群是谁?他们在哪里对什么感兴趣?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这样的品牌营销动作该怎么做、保持什么样的调性、有什么样的底线?
别急着嚷嚷你很清楚,问你的时候很清楚,做的时候就犯糊涂了。回头想想,你做的那些沙雕视频、催泪长图、煽情稿件,有多少是符合品牌精神的,有多少是直击目标人群的,有多少是为品牌资产添砖加瓦的?
营销如雕刻,每一次营销都是为最终的雕像在塑形。今天营销动作不检点,可能明天就成了品牌上的一个坑洼或污点!明白品牌是谁是一切营销的起点,也是检验营销动作的基本。
2. 我在哪品牌是动态成长的,一方面你的营销成为了品牌之所以为品牌的原因,同时,不同阶段的品牌起作用的营销动作也不尽相同。
简单从成长周期来说,起步阶段的品牌限于成本但又需要声量,营销更多是四两拨千斤的方式,成长阶段快速扩张,营销动作可能是进攻性的,需要扩大漏斗巩固认知;从形象认知来说,形象模糊,你需要搞事件、跨界等大动作锐化认知,如果负面冲击,你则需要口碑提升。
不明白自己品牌所处的位置,不清楚自己品牌面临的状况,不知道自己品牌营销要解决什么课题,一味跟风完事了还质问为甚别人能火自己却不行,那是在耍流氓亲!
3、究竟要去何方
有道是有的放矢,如果没有清晰的品牌规划,不知道品牌路向何方, 没有明确具体的营销目的,那做再多的营销多半也是800度的近视不戴眼镜,你说能有啥效果?不摔沟里就阿弥陀佛了。
长远目标,阶段没目标,Campaign目标不是摆设,而是前行的灯塔,如果每次目标都大而不当,营销也只能是图个热闹自嗨罢了。当然,如果你的目标就是自嗨,那小僧也无话可说。
你可以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收割注意力,但没必要踩着别人的脚印期望自己能够成功,更不可以连别人脚印都不知道在那还妄想着和别人一样!
品牌日常三省,应该是每次营销前必须扪心自问的戒律。品牌营销如此,策划方案亦如是。不管是甲方、乙方,还是丁方,决策人都应该日常三问,否则一将无能累死三军!
别人都有人做了,为什么不好好做自己?
策划人共勉。
专栏作家
小僧鲲鲲,微信公众号:营销禅修院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。让营销没有难渡的劫,分享营销知识、策划干货和文案技巧。
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。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标签:
比我国晚3小时。马尔代夫全称:马尔代夫共和国,原名马尔代夫群岛,1968年11月改为现名,位于南亚,是印...
籍贯是指出生地,严格来说是指祖籍所在地,就是你家里父辈爷爷辈的所在地。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籍...
仓储物流“成渝圈”如何乘势而上? 12月3日,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,被惠及的显...
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,这个铜簋的盖、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,纹饰...
“医保砍价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“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”“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”…...
“购物成瘾”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“双十二”促销季,很多人又开始摩拳...
因迷恋山间风景,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,随后与同伴失联。12月的稻城...
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,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,恍惚迟疑间...
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(记者邱冰清、蒋芳)“以史为鉴,开创未来...
我在现场·照片背后的故事|电影《亲爱的》里面没有的结局,在我眼前“上映” 12月6日,在深圳市...
冥想?泡脚?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,白天睡不醒,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“睡眠画像”。随...
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“终身教育”潜力无限 【现实挑战】“新老年”群体愿意在培养兴...
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?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,通过人像比对、DNA确认找...
北京天文馆、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,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,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...
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的抽样调...
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? 血管里的“垃圾”分类 赶快学起来!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:中国...
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...
抖音“窗花剪剪”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“窗花剪剪”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《著作权...
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...
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(记者 路艳霞)作为年度“汉语盘点”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...
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(记者 牛伟坤)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:1...
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(记者 李洋)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。自然...